&ep;&ep;数理化生加起来,就是三四十分的提升幅度。

&ep;&ep;当然,肯定不是人人都能有这个效果,每个人情况不同,基础不一,但是至少,总要迈过下一次的考试这道门槛,井熙才愿意因人而异做单独的辅导计划。

&ep;&ep;在此之前,依然是背书,做题,偶尔有人拿着题目来问也被井熙毫不犹豫的打了回去,要他背熟了再说。

&ep;&ep;在这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中,又有不少人畏缩放弃了,离开以后,还忍不住到处说提分班的坏话。

&ep;&ep;“井熙就是个骗子,发了几套题就想把我们应付过去,一点也不在乎浪费的时间。”

&ep;&ep;“还不如以前她在班上讲课呢,那时候她至少还显露点真本事,现在可好,每天就坐在台上埋头做题,别人问问题她都不理。”

&ep;&ep;“听说校长还付了她工资的,我就期待一个月以后,她被校长灰溜溜赶下去的样子。”

&ep;&ep;就连当初被第一次考试淘汰下来的那波人都得意起来,说自己有先见之明,知道所谓的提分班就是一个骗人班,还好自己没有浪费时间云云。

&ep;&ep;也有替井熙说话的,但是非议实在太多,他们的声音又太小,很快就淹没无踪了。

&ep;&ep;井熙也不在乎这些说酸话的人,后来嫌班上太吵,平时看书的时候就干脆一直都呆在提分班的教室里,只上语文和政治课的时候才回去听一下。

&ep;&ep;复读班一多半的人都觉得浪费时间走了,但是蒋振海依然还在。

&ep;&ep;他依然坐在第一排,认认真真按照井熙的交代把公式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一遍遍的做那些题目,甚至熟练到了一眼看见题目,脑子里就能清晰想起解题全过程的程度。

&ep;&ep;井熙发下来的题目难度并不高,但是题型足够多,题量也足够大,蒋振海一轮轮做下来,模模糊糊感觉到某种巨大的提升。

&ep;&ep;只可惜他嘴笨,在寝室里永远都争不赢那个向来以老大哥自称,习惯性蔑视提分班学生的何成。

&ep;&ep;姚佳羽也还留在提分班里。

&ep;&ep;其实好几次,在外头传得风风雨雨的时候,她确实是想走的。

&ep;&ep;就连之前那个口口声声幻想着靠井熙补课就能考大学的阮文雅都走了。

&ep;&ep;姚佳羽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坚持了下来。

&ep;&ep;当初考试能通过是个意外,现在能坚持下来,同样也叫她自己都觉得意外。

&ep;&ep;也许是憋着一口气不服输,也许是某种执念,也许……就是单纯想要考上大学。

&ep;&ep;她现在挺烦冯源青的,连带着对靠着她爸招工进厂也没有多少期待,肉联厂那一亩三分地她很小的时候就摸得熟透了,再没有什么新奇感。

&ep;&ep;反而是井熙这些试卷,叫她还觉得更有趣些。

&ep;&ep;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半个月。

&ep;&ep;从最开始的万众瞩目到后来的默默无闻,现在学校里几乎很少再听到提分班的消息。

&ep;&ep;教室里原本一百二十多个学生,如今只剩下六十来个,走了差不多一半。

&ep;&ep;井熙反而有些意外,因为坚持下来的人,比她想的还要多点。

&ep;&ep;这个年代学生基础差,知识结构不成体系,做的题也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长处。

&ep;&ep;可能是因为出路太少,他们向学的精神和意志,要比以后的孩子强了不少。

&ep;&ep;出乎井熙意料,那个肉联厂的小公主也留了下来。

&ep;&ep;井熙眼神略过姚佳羽,也没多想。

&ep;&ep;要是她真能坚持下去考上大学,也算是她的本事。

&ep;&ep;————

&ep;&ep;金秋十月,天高气清,县中学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要开始了。

&ep;&ep;沉闷多日的高三生终于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放肆一把,大家报名都很积极。

&ep;&ep;“井熙,你准备报个项目不?”体育委员特地跑到寝室问了她一声。

&ep;&ep;井熙想了想,选了个长跑。

&ep;&ep;她不喜欢剧烈的运动,但是很喜欢在秋风里慢跑的感觉。

&ep;&ep;炎热终于彻底退尽,早晨微凉的风里,有节奏的慢跑实在是一件再享受不过的事情。

&ep;&ep;刚开始的时候她只能跑三四圈,后来体力渐渐上来,一口气跑八圈也不觉得多累。

&ep;&ep;把身体彻底跑热了,汗劲微微发上来,她才觉得困意一清,大脑也变得更加清醒而高效。

&ep;&ep;井熙用毛巾擦了擦汗,就往提分班的教室走。

&ep;&ep;操场上有学生远远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