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精力充沛的天才,向来就是大众瞩目和羡慕的对象,主编听了也觉得很有趣,交代谢文:“你把《时代风云》的读者来信都打包寄给她去,顺便再写一封约稿信,这人看起来不是池中物,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个名人呢。”

&ep;&ep;其他人都忍不住笑起来,也没太当一回事。

&ep;&ep;————

&ep;&ep;八月底,省里函授班的考试终于开始了,一共考三门,县里就有考点,姐姐和胡春杏正好结伴一起去了县里,一天半考下来,都说感觉还不错。

&ep;&ep;跟胡春杏势在必得又患得患失不同,姐姐本来就是个平和性子,只说是尽人事听天命,然后就是等成绩了。

&ep;&ep;夏天终于过去,秋意渐渐浓起来,县中学开学的日子终于快到了,井熙也即将正式成为高三生。

&ep;&ep;放暑假这段时间,安岚差不多每周来井家三四天,已经觉得学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井熙,明明成绩都这么好了,看着比她还要努力得多。

&ep;&ep;这天下午,安岚懒洋洋的趴在桌上,又看井熙在纸上奋笔疾书,忽然问她以后想要做什么。

&ep;&ep;井熙听到她的话,放下笔,认真想了想,却发现自己其实也不知道。

&ep;&ep;“那你还这么努力。”安岚惊讶了。

&ep;&ep;她原本以为井熙是那种目标明确,把人生都规划到几十年以后的人。

&ep;&ep;井熙笑:“我虽然说不清做什么,但是希望等我想好的时候,有资格选择最好最喜欢的那条路。”

&ep;&ep;上辈子的教训已经让井熙深深明白,只有自己准备好,才不会错过转瞬即逝的机会。

&ep;&ep;要不然,就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

&ep;&ep;安岚当即表示拜服。

&ep;&ep;终于到了返校日,听井熙说高三学习紧,她不一定每周回来,井母又塞了大包小包的东西,生怕女儿在学校吃不饱穿不暖,受了委屈。

&ep;&ep;井熙无奈,反反复复把东西拿出去又被家里人塞回去,斗争了好久,才勉强给行李减了点负,不至于拿都拿不起。

&ep;&ep;一大早上,井熙就上了去县里的班车,也许是因为返校日,今天人格外多,大半都是县中学的学生,叫人意外的是,冯源青也在这班车上。

&ep;&ep;他看到井熙还有点心虚,躲躲藏藏的也不敢正眼看她,井熙却连这个人都没注意到,直到班车开到食品厂那一站,安岚上来以后才发现。

&ep;&ep;“他是不是真和姚佳羽分了?”安岚趴在井熙耳朵边上小声问。

&ep;&ep;“谁知道呢。”井熙不在意的摇摇头。

&ep;&ep;无关人士的感情生活她本来就不感兴趣,在一起不在一起,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ep;&ep;安岚却幸灾乐祸的笑:“肯定是分了,看他那倒霉样子。”

&ep;&ep;井熙只是笑,问安岚自己布置的作业做了没。

&ep;&ep;安岚的脸当即就垮了下去:“那本题量也太大了,哪可能这么快就做完。”

&ep;&ep;井熙淡然:“那本题我一个晚上就扫完了,觉得适合你目前的程度才推荐给你的,这个月一定要做完,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ep;&ep;安岚生不如死:“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啊!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挖来这些题目的,一个月,还不如直接要了我的命算了。”

&ep;&ep;其实这也是井熙频繁往各科投稿的好处。

&ep;&ep;这几个月来她和好几个教育期刊的编辑都通过信,这些人虽然不在教育一线,但是对相关学科各种题目和辅导书都很熟悉,听说井熙想收集各种高考教辅材料,不少人都很慷慨的把手边用不到的书寄了过来,其中还真有不少有帮助的,井熙自己刷一遍不说,顺便还帮安岚和徐真真制定了更详细的刷题规划。

&ep;&ep;安岚嘴上虽然叫苦,心里其实十分感激,就连刷题的速度,都比以前快了不少。

&ep;&ep;第29章惊人

&ep;&ep;暑假过去,县中学的校园里终于重新热闹起来,就算绝大多数人知道自己高考无望,但是骤然落下的高三生名头,依然叫不少人不由自主精神一振,却又更多是对未来不知所措的迷茫和焦灼。

&ep;&ep;蒋振海提着暖水瓶站在高三三班教室门外探头探脑张望了一阵,有人认识他,知道他是上一届高三生,跟他打招呼的,也有问他找谁的,蒋振海挠着头笑,不好意思的问:“你们班的井熙来了没?”

&ep;&ep;问话的人返头往教室里看了一眼,摇摇头:“还没来,你找她有事?”

&ep;&ep;蒋振海傻乎乎的摇头:“没事,就是听说这人挺厉害的,想看看她究竟长什么样。”

&ep;&ep;旁边就有人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