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看起来这位是把井熙当成县中学的老师了。

&ep;&ep;井熙以前也收到过类似的回信,知道这一般就是客气话,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呀。

&ep;&ep;更何况,人家可是把井熙当成老师了!

&ep;&ep;班长突然意识到,井熙可能比自己之前预想的更厉害。

&ep;&ep;“我能看看你发表的文章不?”她小心翼翼问井熙。

&ep;&ep;井熙最关心的只有汇款单,对样刊倒是无所谓,随手就给了出去。

&ep;&ep;几个人传看一圈,不明觉厉。

&ep;&ep;井熙这篇是教学论文,题目是《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解题方法探究》。

&ep;&ep;所有人一阵沉默。

&ep;&ep;大多数人连三角函数的常用公式都没记清楚呢。

&ep;&ep;都没办法愉快聊天了!

&ep;&ep;寝室里陷入一阵沉默,好半天,班长才尴尬的笑:“井熙你可真厉害。”

&ep;&ep;陶玲珑始终默不作声,过了很久,才轻轻哼了一声。

&ep;&ep;没多久,她就主动从寝室搬了出去,徐真真也顺理成章住了进来。

&ep;&ep;井熙才不管这些人错综复杂的想法,只想着周末回去的时候,先给姐姐买件衣服去。

&ep;&ep;山城,《高中数理化》杂志社,昨天才到的稿子刚放到编辑的桌上,直接堆成了一座小山。

&ep;&ep;编辑何伟义拆开一封投稿,草草看过就连连摇头,又看了一眼寄信人单位,果不其然,是个乡中学的老师。

&ep;&ep;如今不少乡镇中学的教师水平实在有限,甚至连好学校的高中生都不如。

&ep;&ep;他很快拆开下一封,打开稿子之前下意识的瞥了一眼信封右下角,又是一个不知名县级中学的教师来稿。

&ep;&ep;县级中学比乡中学强一点,但也强得有限。

&ep;&ep;他下意识就对这封稿子看轻了三分,可是看完头一张稿纸,就不由大为改观了。

&ep;&ep;这篇稿子显然出自于高水平的老教师之手,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这位投稿者教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应该是位名师。

&ep;&ep;没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功底,可写不出这样水平的文章来。

&ep;&ep;但是高考恢复到现在都还没有十年,何伟义就猜这位年纪肯定不轻了,估计是个有经验的老三届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没有见过他的稿子。

&ep;&ep;何伟义再看一眼作者的名字:井熙,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位白发苍苍老教师的模样来。

&ep;&ep;第12章来访

&ep;&ep;井熙之前投出去的稿子,这周接二连三得了回音,不但全都过稿了,还有几篇已经刊印发行,变成了飘着油墨香的印刷品。

&ep;&ep;井熙的稿费收入也正式突破一百元,都快是父母一个月工资的三倍了。

&ep;&ep;她也没想到自己过稿这么顺利,但是转念一想,如今毕竟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各种教学研究和经验肯定不如十几二十年后那么丰富。

&ep;&ep;后来一些稀松平常的观点,在这时候还是挺有价值的。

&ep;&ep;井熙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县中学的老师里却彻底炸开了锅。

&ep;&ep;论文发表这种事情,学生可能碍于水平有限还搞不清状况,老师们可是知道厉害。

&ep;&ep;更重要的是,七月的高中数学类期刊,一连三四本上都有井熙的大名,简直就跟后世的热搜刷屏一样热闹。

&ep;&ep;附近几个中学都有人来打探,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县中学有这么一个厉害的老师呢!还有人想要过来参观学习,或者请井老师过去传授经验的。

&ep;&ep;这几本期刊县中学没有全订,但是校长还是靠关系把几本都收集齐了,摆在面前,蔚为壮观。

&ep;&ep;他沉吟了半晌,问高二的数学老师王兴:“这几篇文章水平怎么样?”

&ep;&ep;王兴特别诚实的说:“反正我写不出来。”

&ep;&ep;一片尴尬的沉默……

&ep;&ep;“那这丫头又是从哪里学来的?难不成真像学生传的那样,是被老神仙开了窍?”校长一拍桌子,脸上又是喜又是愁。

&ep;&ep;一个能考大学的尖子生他当然喜欢,但要是这个学生太拔尖,他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得住啊!

&ep;&ep;刚才县教育局都打电话过来问了,说是市里有个主管教育的领导对这位井老师很好奇,觉得他水平很不错,有意把他调到市里去。

&ep;&ep;校长也只能老老实实回答,这个井熙不是老师,而是他们学校一个学生。

&ep;&ep;这下子是想瞒都瞒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