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看安岚越背越有精神,井熙弯嘴笑一笑,继续整理自己的政治去了。

&ep;&ep;井熙是理科生,这时候的理科一共要考七门,总分710分,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0分。

&ep;&ep;她琢磨过了,自己的数学肯定没问题,理化生和英语稍微弱一点,但应该也在平均线以上,语文只能说勉强应付考试,但是想拿高分还需要努力。差得最多的就是政治了,她都记不起来,这时候的理科竟然要考政治!

&ep;&ep;井熙只能庆幸她当初没有选文科,要不然优势就更加微弱了。

&ep;&ep;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重生的缘故,她现在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格外好,看过的文字做过的题,就跟印在脑海里一样。

&ep;&ep;井熙已经试过了,一段长篇文字她从头到尾背下来,只需要几分钟。

&ep;&ep;这也是她考大学,还要上好大学的依仗。

&ep;&ep;————

&ep;&ep;跟市里的重点中学比起来,县中学哪哪都不如人,但是无奈有个争强好胜的校长,市重点有的,他想方设法也要学过来。

&ep;&ep;原来县中学高二只有期中期末考试,但是去年校长去市重点取了一回经,转头就在高二也推广了大小考。

&ep;&ep;其实就是增加了平时月考的次数,不过因为县中学条件不够,复印试卷有些困难,只能隔月考一次,叫做小考。

&ep;&ep;井熙回学校的第三天,正好碰上小考。

&ep;&ep;也许是有考试这座大山在上头压着,就连井熙的流言都很少有人在意了,再一说起来,大家印象更深的竟然是她要考大学的豪言,谈情说爱的印象反而淡了不少。

&ep;&ep;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一点同伴的闲言碎语就是天一样大的事情,但是回头再看,这种流言能传多久,除了当事人,又有几个人真正在乎呢?

&ep;&ep;想起十几岁的自己那些惶惶而气闷的往昔,井熙忍不住笑着摇摇头,心里却更加轻松舒展了。

&ep;&ep;转眼就到了考试日。

&ep;&ep;这几天安岚像是跟英语彻底较上了劲,吃饭走路都捧着一本单词书背,照她的说法,她大概也蹭到了神仙老爷爷的缘法,背单词的时候脑子真灵光了不少。

&ep;&ep;井熙也只能感叹,安岚实在是一个单纯的孩子,之前那点心理暗示竟然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ep;&ep;月考当然不像高考那么正式,就是在自己的座位上考,只是把彼此的座椅拉开了一些,防止作弊。

&ep;&ep;试卷的题量也比正式考试少些,七门试卷一天就要考完,所以考试时间也比正常的要短,语文因为要写作文,给的时间还长点,也只有一个半小时,其他科目都只考五十分钟。

&ep;&ep;准备开考的时候,安岚还在背书,还是井熙一把把她手里的单词书拿走,她才如梦初醒,忙把井熙还回来的单词书塞进了抽屉,还惹得监考老师多看了两眼。

&ep;&ep;井熙摇摇头,然后认真看起了自己的试卷。

&ep;&ep;第一门是语文,文学常识和默写填空她大都知道,但也有些还没来得及背的,只能连猜带蒙的写了。

&ep;&ep;阅读理解题是一篇鲁迅的杂文,她本来就挺喜欢这位,自觉答得还可以。

&ep;&ep;后面的文言文和作文,感觉写得不好不坏,只能说有及格的信心而已。

&ep;&ep;结束考试的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吩咐从后往前收卷子,再统一归纳到语文课代表手上。

&ep;&ep;井熙这一组最后是个高个男生,收卷子的时候明显在井熙这里停了一下。

&ep;&ep;然后她清晰的听见男生“啧”了一下:“就这水平。”

&ep;&ep;井熙知道自己的语文本来就不怎么样,压根没在意,心情很平静的继续考下一门。

&ep;&ep;第二门数学,就结结实实撞在她的擅长领域了。

&ep;&ep;做了多年的数学老师,还兼过物理化学,这三门对井熙来说一点问题没有,她甚至还找出了试卷上一处小小的错误,随手标记出来。

&ep;&ep;之后的英语也同样没难度,八十年代县级中学的高中英语水平,跟二十一世纪的小学英语比都难得有限——词汇量或许还有不如呢。

&ep;&ep;不过考这几门的时候井熙还是小小藏了几手,故意错了几道题,毕竟稍微进步还说得过去,大幅跃迁就太容易被人当成妖孽了。

&ep;&ep;她只想安安生生考大学,不想惹太多幺蛾子。

&ep;&ep;可惜她刚考顺了手,又撞上政治这座大山,努力挣扎了半天,也就求个及格。

&ep;&ep;一天考试下来,所有人都东倒西歪,连对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