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一听,急忙转头看向我,“秦少,你不要冲动!这些事情确实让人心痛,但是你跟我们不一样,做事之前,最好先跟家里说一声。”

胖子,这话你说的已经很知心了,知道不?感情不到是没有人会说的。

我听了点点头,“好吧,我会的,这件事情也只有跟家里说,才有可能会引起重视,我一个小小的副县长,就算是蹦上天,又能怎么样呢?”

听我这么说,罗城松了口气,他现在的生意,尤其是罗红的生意,跟我走得太近了,要是我出了事情,他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好吧,不能冲动,不为自己也得为胖子等人考虑,这件事情还是跟秦岭商量一下,最好是通过她来想办法处理一下,正好为她的慈善活动做个铺垫。

“算了,不要想这么高深的事情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这所新学校设在哪里吧。”

想开了,这事儿得跟秦岭好好商量以后再说,要是没有秦家的支持,就算是我跳上天,估计也只能是掉下来摔成肉饼的结局。

说到这个,谢军强和孙大河就比较专业了,他们的想法是在原来西石坑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翻新重盖,其他几个村各自建一所三年制小学,一句话,还按原来的做法走。

我和罗城两个人的想法可能会比较极端一点儿,我们设想在几个村的中点位置上设一所学校。

这样各村的孩子上学的路程差不多,都在半个多小时左右,每村的孩子都可以到这个中心小学上学。

省了在其他三个村建学校的投入,石坑中心小学的规模可以扩大一些,甚至可以出钱把通向几个村的路都修一下。

我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这件事情上,谢军强和孙大河两个相当固执,总觉着自己是专业搞教育的,对我和老罗的意见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争了半天也没争出个结果来,倒是争得困了,很快就沉睡过去。

第二天,我把青山书记和西坑村村长请了来,问起他们的意见来,没想到他们的意见竟然跟谢军强一样,都是想在西坑村设立一处中心小学,其他各村设一处三年小学。

好吧,这些家伙都是商量好的,专门来骗我和老罗这样的外地人。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儿,但是我就爱这么说,你能怎么着?

我知道他们都认为这样方便孩子上学,可在以他们年纪很小的时候不同出门,直接可以在自己村里上学,这样似乎更方便一些。

可是我却认为,对于新学校来说,所有孩子的父母,只要早晚抽出半个小时就可以接送孩子,而且还可以排值日,每天由本村的一个家长接送体孩子,那样更节省时间。

在我看来,为孩子的学习每天早晚特征半个小时的田间劳作,是很值得的一件事情。

但是这些家伙们显然不这样认为,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祖辈上就这样走过来的,现在为什么要改变?

好吧,既然正面说不过他,我干脆采取迂回措施,“老谢,你说说吧,你能这个四个学校派多少教师来?”

按照他们的算法,哪怕是像青石寨的王强一样,三个设立三年级小学的村也需要三个教师,而西石坑村是完小学,设立五个年级,至少需要五名教师,这样一来,光是石坑这四个村就需要八名教师。

按照我的方案来办的话,石坑小学只需要五名教师就够了,而且是每个年级独立成班,不用像设立村小的那样只能采取复式班的方式。

而三名教师的花费是很大的,不管是民办、代课还是公办教师,都不是个小数目。

最麻烦的是,他们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教师来这里任教,王庄镇自己的教师资源不足,外面的教师根本不愿意过来。

议到最后,所有人都沉默了,建四所学校的花费,跟建一所学校的花费;五名教师的花费和八名教师的花费,所有人都很容易能算过这笔账来。

唯一算不过的就是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笔账,这个真的不是咱们山里人的习惯。

我看了看所有的人,叹了口气,“算了,这事儿,咱们都慢慢琢磨一下吧。收拾一下,咱们继续出发。”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又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九个村子,情况大体都差不多,有四个村子因为人口太少,已经不再单独立学校了,孩子是由家长送到附近村去读书的,早晚接送。

我们看了半天,根据村民们的习惯,选了几个备选的地址,准备留着以后再研究。

第四天晚上睡觉前,王青山老汉抽了会儿烟袋,把烟灰磕掉以后,叹了口气,“明天咱们上观音寨,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罗城一听又要走路,不由地怕了起来,“青山支书,这观音寨怎么个说法?需要爬多长时间的山啊?”

青山老汉嘿嘿一笑,“这观音寨是个大寨子,其实下面又分了六个小寨子,不过他们对外都习惯称自己是观音寨的,我们也没把他们当成是几个村的人。”

“观音寨,听这名字,那里有观音菩萨?”

孙大河笑着问了一句,他也累得够呛,他的年纪大了,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跟青山老汉没得比,但在我们这些人里却是最年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