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第1370章

&ep;&ep;如果按照慕容白早年间同李捕头一家,同许仙所做的约定,通过多年的教导,帮助许仙从一个“没有半点读书天分”的,在其他学堂的先生老师口中的废材人物,成为如今杭州府中颇有名声的许公子,许举人,便已算是完成了他的任务。

&ep;&ep;尽管因着许仙与慕容白、白素贞等人之间仍有因果牵扯,使得天道并未因此而生出何种感应来。

&ep;&ep;但实事求是的讲,就只慕容白与白素贞在这些年来的努力,再加上其他林林总总,作用在李捕头父子以及许娇容身上的好处,已然足够还了千载之前,那个小小牧童随口的一次善举所换来的恩情。

&ep;&ep;毕竟,当年的那个小牧童,也不过就是仗着自己的年岁尚浅,从路遇的捕蛇老人手上,讨了一尾好看的白蛇放生罢了。

&ep;&ep;如果只要报恩的话,就现今慕容白与白素贞所做的这许多事,已是足够的很了。

&ep;&ep;可这世上的事,只要夹杂了人情牵扯在内,就从来不可能如商事一样,只似钱货两讫几个字这样简单。

&ep;&ep;数年的时光过去,许仙与慕容白他们之间已有了新的牵扯,再加上许仙同采因两人不知何时生出的一段情丝,慕容白与白素贞若想就此抽身而退的话,显然不是一件短时间里就能够办到的事情。

&ep;&ep;但,慕容白又为何要在当下这么个时间点里抽身退走呢?

&ep;&ep;在这次的争局里,许仙是一个关键人物。

&ep;&ep;就眼前来说,既然他们与许仙之间已有了极为浓郁的牵绊,那么,将这份牵绊变得更加坚韧许多,让自己在将来能够有机会通过反向施加在许仙身上的恩义,来换取更多利益入手,才是慕容白眼下最该去考虑的问题。

&ep;&ep;所以,他便想着要再进一步的改变许仙的命运前程。

&ep;&ep;通过自己有针对性的教导,助他考进士,入翰林,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ep;&ep;待到那时,除非佛门再做出些什么犯规矩的事情出来,不然的话,这一局便已算是慕容白与白素贞两人稳操胜券了。

&ep;&ep;于是,慕容白便做了些安排出来。

&ep;&ep;依着他讲给许仙的安排,只说待许仙中举以后,再在慕容白这里温读一年的功课,便该要就此往京城去,准备参加科举的最后一关,聚集了全国范围内所有读书人的春闱大考了。

&ep;&ep;为了这样的一重目标,中举后的许仙,只在历经了开头半个多月的纷扰过后,便将自己全部的心力,全部都放在了对历届时文策论的研习上。

&ep;&ep;这是慕容白给他制定的备考方案。

&ep;&ep;毕竟许仙将要参加的科举,其中所考最多,不过就只八股而已。

&ep;&ep;他又不是要去考学问,做个名扬四海的大儒。

&ep;&ep;以这样一个目标为前提,许仙只需按照慕容白的题海战术做足了准备,凭他现今以学到了肚里的那些经史学识,便已然足够帮着他在将来的春闱里取得一个并不算差的名次。

&ep;&ep;畅游题海的日子当然枯燥无比,没有半点可以令人欢喜的地方在内。

&ep;&ep;而如今的许家虽已有了两位侍女丫鬟,可任由许仙随便支配,但她们到底不是采因,所以许仙在读书的时候也不会喊了她们来近前陪着,享受那种红袖添香的快乐。

&ep;&ep;也就是许仙这种呆憨的性子。

&ep;&ep;不然的话,但凡换了任何一个心思灵通之辈,怕也不会将自己的时间全都耗费在刷题这种事上。

&ep;&ep;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许仙的整个心神几乎都已要彻底的沉浸在了学习的过程里面,以至于他差点儿就要忘了外头时间的流逝。

&ep;&ep;也就是府中的丫鬟来提醒,告诉他该到了每隔几日往慕容白那边考察功课,答疑解惑的时辰,许仙才会恍然记起,自己已在府中又渡过了这样连续好几天的充实时光。

&ep;&ep;但这一天,原本并不该是许仙往慕容白那里去的时间,但府中的侍女却仍在许仙读书的过程里,嘭嘭敲响了许仙书房的房门,将许仙的注意力就此吸引了过去。

&ep;&ep;名为寻柳的丫鬟面上带着几分急切,在对上许仙往自己面上投来的疑问目光以后,急忙便开口解释起来。

&ep;&ep;“大小姐那边托人送了口信来,要公子您赶紧过去一趟。”

&ep;&ep;许仙此时正在钻研孟子里的一段言论,被寻柳忽然惊扰后,虽已听到了寻柳这里的解释,但在他的眼中却仍还带有几分尚未散去的迷惘。

&ep;&ep;“姐姐?”

&ep;&ep;听到是许娇容派人送信,喊自己往她那里去,许仙眉头微凝,自目中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