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第1343章

&ep;&ep;清寒和尚的这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而且瞧他此刻面上的神情,显然,在清寒和尚的心里,也一样是这样想的。

&ep;&ep;不过,法海却在听过清寒和尚的言语之后,就此陷入了沉默。

&ep;&ep;他本是个嫉恶如仇的人。

&ep;&ep;脑子里装着的,也从来都只有斩妖除魔这一件事情。

&ep;&ep;也就是因着与白素贞之间的仇怨实在迁延了太久时间,再加上数百年前的盗丹之恨,以及慕容白设计还丹之辱,使得这一份千载之前的仇怨在法海心里越积越浓,最终,竟已渐渐化作了一种执念。

&ep;&ep;佛门修行,最怕的就是心有所执。

&ep;&ep;如果法海没法儿从这种执念里自己走出,他这一生,便将再与正果大道无缘。

&ep;&ep;所以说,佛门那里愿意为了法海布设如此一系列的谋划,甚至不惜以无辜之人的性命作为牺牲,为的,就是要使法海这样一个关系到佛门大兴大计的修行种子,不至于就此泯然众人,前程不再。

&ep;&ep;佛门高层都是怎样的想法算计,与法海倒是谈不上有如何要紧的关系。

&ep;&ep;但对法海来讲,因着心中执念,而违背了自己这数百年来所苦苦修持的慈悲,使得他的心里,可着实是存了不少的煎熬。

&ep;&ep;他满眼复杂的同清寒和尚对视了一眼,随即转身朝着殿中威严屹立的佛祖神像看去一眼,口中苦涩说道,“知情不为,便是罪过。”

&ep;&ep;清寒和尚闻言,却朝着法海郑重其事的摇起了头。

&ep;&ep;他盯紧了法海的眼睛,几是一字一顿的,朝着法海沉声说道,“若为我佛万古长存,方丈此番,无罪。”

&ep;&ep;清寒和尚说道,“世间因果,自有天定,若方丈非得将世上的许多害人的妖邪悉数镇压,才算得上是份功劳不成?”

&ep;&ep;“说到底,也不过就只一个力所能及罢了。”

&ep;&ep;听到清寒和尚的话,法海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ep;&ep;他眼中的神光明灭不定,清寒和尚很难知道,此时的法海心里究竟在想着些什么。

&ep;&ep;于是,他便准备要再开口说话。

&ep;&ep;但法海先开了口,并且,就在开口的同时,法海眼中的光采,也已只剩下了满满的坚定之色。

&ep;&ep;清寒和尚看得出来,此时的法海,心中该是已有了最终的决断。

&ep;&ep;而身为金山寺的长老,即便他是长辈,但只要法海已有了决断,那么,清寒和尚便只有听从的份儿。

&ep;&ep;毕竟,法海是金山寺的住持方丈,毕竟,法海是佛门千载难遇的修行种子。

&ep;&ep;清寒和尚保持了沉默,只准备仅仅聆听法海这里的言辞。

&ep;&ep;而法海则在将双手合起,朝着殿内的佛祖神像再次拜倒行过一礼后,才直起身来,朝着清寒和尚沉声说道,“今次事后,贫僧会自去忏罪塔闭门领罚,至于师叔身上的罪业,便依寺规,行剔骨之刑吧。”

&ep;&ep;清寒和尚没有反驳,也如法海一般拜倒在佛祖像前,随即自口中缓缓道出一句,“谨遵方丈法旨。”

&ep;&ep;距离金山寺以北六十里外,一处无名的荒山上,此时正有一位穿着明黄僧衣的老僧站在山顶处,仰视望天。

&ep;&ep;他的目中尽是复杂,随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变化不已。

&ep;&ep;但等到最后,随着自老僧口中轻吐而出的一声长叹,老僧的眼光却陡然变得肃然了起来。

&ep;&ep;“纵使往后该深陷阿鼻,才可赎此罪过。”

&ep;&ep;只听老僧口中轻声自语道,“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我佛慈悲能够普照大地,终归,是要有人做出牺牲的。”

&ep;&ep;他将双手合十,满身上下,全部都是肃穆之气。

&ep;&ep;又在这山巅位置站了一阵以后,老僧没有再继续在这里过多停留下去,而是霍然转身,朝着身后一个黑漆漆的山洞走了过去。

&ep;&ep;尽管老僧早已在山洞周遭布设了佛门禁制,但此时随着老僧同山洞洞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从洞中传出的狰狞嘶吼声,也越来越显清晰。

&ep;&ep;不过,老僧对此却好似早就习以为常了一样。

&ep;&ep;他只信手一挥衣袍,使得洞口位置的禁制稍稍裂开一道缝隙出来,随即,便径直走入了洞中,看他的脚步,竟是连半点的犹疑也无。

&ep;&ep;洞中并无半点光亮,但以老僧的修为,区区黑暗,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难题,能够夜视的本事,早在数百年前的时候,老僧就已经成功的掌握在手。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