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第1040章

&ep;&ep;迈步行于雨中,别说一身青袍,便是足下的芒鞋,也未有沾染任何的泥水。

&ep;&ep;好在此路途中除去慕容白外并没有旁人在,所以他倒也不需担心什么惊世骇俗,被人当成神鬼妖魔来看的风险。

&ep;&ep;这样的大雨天,慕容白此行的目标又是郭北县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ep;&ep;按理来说,他这一路上确实不应该遇到旁的什么人才对。

&ep;&ep;可他才走了不过几里的山路而已,在慕容白的灵觉感应中,却忽然发觉,于前头不远的某处,竟然有一个人在。

&ep;&ep;应当,是山中突然撞雨的旅人吧。

&ep;&ep;只不过因着有山中树木的阻隔,慕容白虽发现了对方,可对面的那人,却半点也没有瞧见慕容白的行踪。

&ep;&ep;慕容白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略想了一想。

&ep;&ep;随即,将左手一招,一柄油纸伞便已被幻化出来,执在了掌上。

&ep;&ep;看着手里的油纸伞,慕容白摇头笑了笑,随即重新迈步,循着泥泞的山道,继续往前走去。

&ep;&ep;不多时,随着道路一拐,前方的景象就此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慕容白也瞧见了正坐在前头一座破败的野亭下面避雨的某位年轻书生。

&ep;&ep;这位年轻的书生,自然正是走在慕容白前头的宁采臣。

&ep;&ep;出门在外,宁采臣当然也带了把伞在身上。

&ep;&ep;可宁家家贫,为了妻子的病情,家里的钱财又半点也经不得浪费,是以,宁采臣的带在身上的这把伞早就已用了多年,即便还剩点儿破破烂烂的伞面,但同空伞架子相比,其实也没有什么两样。

&ep;&ep;举着一把破伞,宁采臣在大雨中奔行了好一阵子,才总算遇到了这个野亭,能够在这漫天的风雨中寻到片刻安宁。

&ep;&ep;此时,宁采臣正坐在亭子里翻找着自己随身背负的书箱。

&ep;&ep;既然暂时难以赶路,宁采臣便想着先吃上一点儿干粮填填肚皮,正好也就算解决了今日的午饭。

&ep;&ep;他正将书箱抱在怀里,仔仔细细的翻找着里头的东西,忽听到有人声从身旁不远处响起。

&ep;&ep;“这位公子,我能进里面来躲会儿雨吗?”

&ep;&ep;宁采臣抬头去看,才发觉是一位年轻的道士,此刻正站在亭外,笑着冲自己开口问话。

&ep;&ep;眼见此景,宁采臣连忙将手里的书箱放在一旁,站起身来,一边冲慕容白行了一礼,一边让开身形,冲着慕容白邀请道,“道长快快请进。”

&ep;&ep;宁采臣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牢骚,此时总算见到个路人,慕容白的模样又瞧着很是和善,所以宁采臣立时便打开了话匣子,冲着慕容白吐起了苦水。

&ep;&ep;“今日这大雨来得突然,幸好这里有个亭子在,要不然,小生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ep;&ep;他摇着头感慨了一句,却又在暗暗打量着慕容白的模样长相。

&ep;&ep;宁采臣自身本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俏公子,可在此时,他却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年轻道士,长得竟比位居他们书院四大才子之首的孟家公子,还要更有许多气度。

&ep;&ep;他心里暗暗感叹着,再等目光瞧见慕容白未见半点雨水的衣衫时,心下更感自惭形秽起来。

&ep;&ep;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

&ep;&ep;宁采臣抓了把湿漉漉的头皮,心下黯然不已。

&ep;&ep;只是,心情再怎么不好,宁采臣也实在很难忍住不去与人说话,毕竟对慕容白的身份来历,此时的宁采臣可实在是好奇的很。

&ep;&ep;所以,在稍稍沉默了片刻以后,他终是没有忍住,又带着几分小心,冲着慕容白问了一句,“道长也是要往郭北县去?”

&ep;&ep;慕容白倒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书生便是宁采臣,但在听到宁采臣的问话以后,倒也没有故作高冷。

&ep;&ep;他扭过头来,笑着冲宁采臣答道,“是啊,往郭北县去砍一棵树。”

&ep;&ep;说罢以后,又再冲着宁采臣反问一句,“公子你呢?”

&ep;&ep;宁采臣挠了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慕容白答道,“我是去收账的。”

&ep;&ep;他是个读书人。

&ep;&ep;读书人本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ep;&ep;可他却要千里迢迢的来郭北县替人收账,赚取那么几两银子的佣金。

&ep;&ep;虽然宁采臣对这一趟活计也算满意的很了,但这种事好说不好听,尤其他还是个有着秀才名头的读书人。

&ep;&ep;所以,宁采臣在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