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第375章

&ep;&ep;当今天子德宗皇帝虽已老来昏聩,可听到大胜的军报后,心下也一样欢喜。

&ep;&ep;他发出话来,此战有功之臣,全都要破格奖赏。

&ep;&ep;于是,本就有功在身的陈云樵,再加上军中诸将有意抬举,自是顺理成章的得了个正五品的将军之职。

&ep;&ep;而这一年,他不过才二十二岁而已。

&ep;&ep;当然了,二十二岁,年纪,已经不小了。

&ep;&ep;华夏自古以来便有成家立业之说,先成家,后立业,才是当下的潮流所向。

&ep;&ep;陈云樵因着父母早亡,且自陈玄礼死后,族中的长辈亲友们也就此断了来往,这才叫陈云樵逍遥至今。

&ep;&ep;但如今既得了正五品的官身,且短时间内,并不虞再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

&ep;&ep;故而师父顾清泽,自是就此对陈云樵的婚事操起了心。

&ep;&ep;陈家乃是勋贵家族,如今既要替陈云樵选择正妻,对方的家世便绝对不能太差。

&ep;&ep;然则,蔡国公陈玄礼,终究已是三十年前的旧事。

&ep;&ep;官场上,仅仅只失了权柄,便不会再有人与你亲近,典型的人未走茶先凉,更遑论陈玄礼已然故去多年,当年的国公府,也已换成了戈阳郡公府,而且,还是个空有名号,并无实封的郡公。

&ep;&ep;勋贵大族里适龄的小姐不少,可一旦听闻是陈家前来求亲,便立时有了各种各般的推诿言辞。

&ep;&ep;军中诸将家里倒是有那么两三个姑娘,尚属云英未嫁,也很乐意同陈家结姻,但这些人多是些参将偏将之流,顾清泽深知自己的徒儿素有大志,仅这些人的女儿,又哪里能配得上他?

&ep;&ep;照顾清泽来看,就算无法在长安勋贵里寻到恰当的正妻人选,无法与五姓七望这般的豪门大族进行联姻,自那科举文官里找一个,倒也勉强还算可以。

&ep;&ep;只等这三种选择全部都落在了空处,才轮到考虑军中诸卫。

&ep;&ep;于是,事情就开始这样拖延了下去,一直拖延了两个月,才总算有了转机。

&ep;&ep;御史中丞柳毅凡之女,年芳二八,品貌端正,姿容秀丽。

&ep;&ep;可别看这位柳中丞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官职,在御史台,还有一位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乃是他的顶头上司。

&ep;&ep;但需得知道,御使向来是清贵之官,有风闻奏事之权。

&ep;&ep;而自御史大夫往下,便只有不过两位御史中丞而已。

&ep;&ep;况且,这位柳毅凡柳中丞,乃是肃宗皇帝至德三年的进士,在朝中有不少朋党。

&ep;&ep;当顾清泽找到柳毅凡这里时,心里其实还存着些许的忐忑,因为这位柳毅凡柳中丞的家族,乃是河东柳氏。

&ep;&ep;河东柳氏,同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为河东三望族。

&ep;&ep;河东薛氏自不用提,大唐高宗皇帝时的名将薛仁贵,便是出自于这一族。

&ep;&ep;而提起那河东裴氏,有些人或许还有些不以为然,可若换成他们的另一个成为“闻喜裴氏”,那便是天下大大的有名了。

&ep;&ep;且算起来,闻喜裴与陈家,倒还能有些牵连,因为唐初名臣裴矩在尚未降唐之前,前隋封给他的爵位,便正是蔡国公。

&ep;&ep;河东柳氏虽已有些不如薛氏、裴氏两族,但他们能与薛氏、裴氏鼎足并立于河东,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ep;&ep;是以,即便柳毅凡仅仅只是柳氏的旁支,算不得族中正朔,但往柳家求亲之人,却也早已几乎要踏断了他家的门槛。

&ep;&ep;至于顾清泽这里,他之所以敢来柳毅凡家中问询,却是因着一桩陈年旧事的缘故。

&ep;&ep;却是至德三年,柳毅凡刚中进士时,因着一时志得意满,而在长安城中某家酒楼吃酒时,因为争风吃醋而招惹到了不该招惹不能招惹的某位大人物。

&ep;&ep;是恰好与他同在那家酒楼的蔡国公见到,又赏识他出口诵诗时的文采,便出面做了个中人,替他们抹平了那一场纷争。

&ep;&ep;柳毅凡的仕途,也才没有因着那件事情而受到影响。

&ep;&ep;是故,即便只因着有蔡国公的这重关系在,对于顾清泽替爱徒的求亲,柳毅凡这里也肯定要考虑一二。

&ep;&ep;毕竟御史中丞柳毅凡,素来以品性刚直,恩怨分明而著称。

&ep;&ep;果然,在见到顾清泽后,柳毅凡并未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将这桩婚事推拒开来。

&ep;&ep;而是提出,想要考察考察陈云樵的为人品行,再做定夺。

&ep;&ep;顾清泽自然大喜,连忙挑好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