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太后听到昭阳长公主的话之后,也是那么认为的。寻常百姓家,都不一定一直叫贱命叫一辈子呢。妙玉这种的也是为了躲避劫难才去的庵里,如今已然不错,又何必出家呢,等到及笄的时候就成了。

&ep;&ep;“说起来,你这么住着,还有闲杂等人当你是耍杂耍的。”太后道,“你救过我的性命,封个县主也是使得的。”

&ep;&ep;“对。”昭阳长公主道,“母后说的极是,又不是郡主、公主的,京中那些没有什么功劳的人,还被封为县主的呢。”

&ep;&ep;昭阳长公主不可能扫了太后的兴致,再说了,这京中确实有不少县主,就是入没入皇家的眼的问题。昭阳长公主也为她女儿谋县主之位,想让女儿以后更好嫁人,夫家也不敢多得罪女儿。

&ep;&ep;“不搭理就是了。”妙玉说实话,“便是她们不乐意,也无法。原本就是她们的错。”

&ep;&ep;妙玉不可能在太后的面前说那些人没有错,自己这样的也算是贵女。若是随意被她们叫去,以后她再出去,不得被人笑话。但凡知道一些礼仪的,就知道不该随意叫一个贵女去。

&ep;&ep;若是那些丫鬟奴仆,那便随意了。

&ep;&ep;封建社会就是如此,阶级如此。女子讲究名声,权贵讲究等级,就几个人把贵女和戏子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在侮辱人,私底下说,也不敢让人听了。

&ep;&ep;“什么封号好呢?”太后既然说了这话,就准备做了。这封号总得想好,该做什么呢,太后看向了妙玉,“瞧姑姑这模样,安静宁和,安宁……不好,这二字倒像是让你得安生一些,容易让人误会,不如‘宁和’二字。”

&ep;&ep;姑姑?

&ep;&ep;昭阳长公主没成想太后竟然真的能如此叫妙玉,还真叫得出口。这姑姑跟宫里的那么嬷嬷姑姑可不一样,不过有如此可见,太后是真的很喜欢妙玉。

&ep;&ep;“这封号好啊。”昭阳长公主附和,“只是这‘算了’府要变成宁和县主府?换个牌匾?”

&ep;&ep;“不必。”太后摇头,“县主,原本就没有赏赐县主府的。那处宅子是姑姑自己的,不必换牌匾,若要换,府宅前的灯笼上可写‘宁和’,端看姑姑的喜好。”

&ep;&ep;太后认为没有必要强求换牌匾,“‘算了’二字极好,这人生可不就是算了算了算了,罢了罢了。”

&ep;&ep;在后宫这些年,太后便是如此,算了,不去多计较,罢了,便如此吧。‘算了’二字也道尽了心酸,太后真真觉得这二字太过真实。

&ep;&ep;“多谢太后。”妙玉起身。

&ep;&ep;“坐着,坐着。”太后连忙让妙玉坐下,“我呀,这些年……唉,看到你,你救了我一命,我活着,我就想啊,就当让你替我活一回,自在一些。”

&ep;&ep;太后是能去宠着后宫的皇女,那些皇女有母妃有母后,牵扯太后。她不想到时候被人设计,也不想去养没有亲娘的皇女,不想思考那么多。而妙玉呢,一个被家里老太太逼着不能回家的人,一个本身有能耐的人,这不就是符合自己当年的幻想么。

&ep;&ep;有能耐,有生机,能肆意张扬,若是身份,对方能掐会算,医术又了得,神仙姑姑一般的存在。

&ep;&ep;那些人不都叫妙玉姑姑么,那正好呢。

&ep;&ep;“以后有空可以多来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太后是真的这么想的,而不是说场面话。

&ep;&ep;当妙玉出宫之时,太后封妙玉为县主的懿旨也到了。太后封一个县主,没有必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就算皇帝知道,也不可能不给封。

&ep;&ep;皇帝是一个孝顺的人,当他知道太后封妙玉为县主的时候,只道,“是朕疏忽了,她救了母后的性命,是该封赏的。让皇后备些礼品送过去,给她庆和庆和。”

&ep;&ep;皇后早就知道太后是被一个小姑娘救了的,太后之前还说过。皇后还想着太后到时候是不是要见见人,又或者赐婚之类的,现在听太后封了妙玉为县主,皇后就觉得果然如此。

&ep;&ep;一个县主而已,又不是公主郡主的,太后当然能封。

&ep;&ep;京城的那些权贵夫人很快就知道了皇宫里的动静,那一堆堆的赏赐又不是假的,街上还有人瞧见呢。

&ep;&ep;当那些人知道妙玉曾经救过太后的性命之后,有的震惊,有的傻愣愣的,有的直言说要赔罪送礼……这些人的反应如何,妙玉自是不知道。

&ep;&ep;妙玉让奴仆把那些东西放入库房,库房里的东西是她这些年在这个时空积攒下来的,她就是偶尔放一些东西到随身空间里。没有放那么多东西到随身空间里,不好多放,容易被察觉。

&ep;&ep;“府里头也给些赏钱。”妙玉不苛待奴仆,遇到喜事,给他们一些赏钱也是该的。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