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翠云庵的住持静安师太得知妙玉已经来了,便过来见一见妙玉。虽然妙玉是带发修行之人,但是静安师太也得知妙玉之名,之前有来挂单的尼姑便说过姑苏妙玉仙姑。

&ep;&ep;静安师太一见妙玉,只觉得眼前的人气质不同于常人,有几分仙人之感。这妙玉年纪不大,长得极为好看,再过些年,长开了,那还不得吸引无数狂蜂浪蝶来。

&ep;&ep;这样的女子有天上仙之姿,脱俗之质,真该居住在九重天之上。而不是来这寺庙尼姑庵,若是被那些贼子盯上了,可如何是好。

&ep;&ep;尼姑庵里的尼姑又有几个漂亮的呢,那些年轻的,多也是容颜不出众的。容颜太过,反而是累赘。太平年代又如何,在这个和平年代还有山匪存在,尼姑庵里的尼姑自是得注意。

&ep;&ep;“阿弥陀佛。”静安师太倒也没有多盯着妙玉瞧,这人是个有本事的,容貌都是次要的。

&ep;&ep;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

&ep;&ep;静安师太是这么想,却也有想其他的。

&ep;&ep;尼姑也是人,也有烦心事,也要想这些。这就是生活,周围情况如此,怎么能不想。

&ep;&ep;有的寺庙年轻漂亮的尼姑多,有的尼姑就被劫匪抢了去,还有的寺庙直接变成了烟花之地。

&ep;&ep;“师太。”妙玉对主持十分恭敬,没有因为自己被人称为仙姑之类的就自傲。

&ep;&ep;她们几个人要住在翠云庵,自是得对主持恭敬。妙玉想过其他安排,最好是能弄一块地,再自己盖过房屋,她便住在自己的庄园,那才好。

&ep;&ep;只是那样的话到底没有住在寺庙的好,住在寺庙的话,大家首先就带有几分敬畏之心。若是妙玉没有住在寺庙,而是单独去盖房子住,效果必定没有这么好。

&ep;&ep;若真的要盖房屋,那也得征得寺庙同意,盖在附近,那才好。

&ep;&ep;好在妙玉本就有一个随身空间,她若是想吃荤,便去随身空间里,或者是带着丫鬟婆子去其他的地方。妙玉原本就不是一个只吃素的人,她还吃荤的,带发修行,又不是真的出家。

&ep;&ep;她不知道原著里的妙玉如何,反正她是不同的。

&ep;&ep;静安师太带着妙玉等人到寺庙的西北角,这里幽静,前面还有一大片竹林。那片竹林里还有几间破旧的房屋,那几间房屋也有些年头了,也不知是为谁盖的。

&ep;&ep;如今,静安师太便想着让妙玉住在这连着竹林的西北角的房屋,对方若是需要,也可以把那边修缮一下。

&ep;&ep;静安师太年纪大,看得透,也知妙玉这等人不喜欢拘束,对方未来还可能还俗。哦,不对,对方本身就是带发修行,算不得真正的出家人。

&ep;&ep;在静安师太走了之后,妙玉从袖中拿了一个纸鹤,笑着碰碰纸鹤,那只纸鹤便飞了出去,朝着常家飞去。

&ep;&ep;“姑娘且先休息。”丫鬟铺好了床,“一路舟车劳顿,您也该累了。”

&ep;&ep;“素云。”妙玉看向一旁的丫鬟,“你们也去休息吧,晚些时候再叫我。”

&ep;&ep;“是。”素云是妙玉的丫鬟,一直跟着妙玉,平日里照顾妙玉的饮食起居,格外用心。

&ep;&ep;她们在路上遇见那个病重的老妇人,那些人不信妙玉,素云还想说道说道。在被妙玉阻止之后,便也没有去说,还算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丫鬟。

&ep;&ep;常家,常夫人看到了飞入屋中的纸鹤,拆开纸鹤,看了纸张上的文字,得知女儿已经到了翠云庵,便也放心了。转头又想女儿没有来家里,而是直接去翠云庵。

&ep;&ep;这些年来,那些人都不知道常家还有这么一个女儿。那些人知道常家有庶女,少有知道嫡女妙玉的存在。

&ep;&ep;常夫人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去提这个女儿,也不好多提。女儿带发修行,又是有些本事有些缘法的,反倒不适合跟那些红尘俗世之人有过多牵扯。

&ep;&ep;“可是妹妹来了?”常大少爷回家时,见到常夫人面带笑容,就想到了妙玉。

&ep;&ep;“到了翠云庵了。”常夫人道,“没来家里,等她哪时有空再来。”

&ep;&ep;“等她有空,就不知是什么时候。”常大少爷还算了解妙玉,妙玉一年都不见得回家一次,“她要是来了,过家门而不入,那也是有的。”

&ep;&ep;多半都是他们去寺庙里看她,常大少爷也不觉得这有多不好。毕竟妙玉小时候身体不好,找替身也替不住,便亲自去了。

&ep;&ep;实际上,妙玉当初身体弱,主要是因为她的修为也跟着来了,神魂和身体就有点冲,这才多生病。后来,有和尚道人来说出家,妙玉便觉得这也不错。

&ep;&ep;这个时空没有修真门派,那她就无法去什么宗门,能去的就是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