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袁持誉巡视了一下院子,起身朝屋子走,施铮以为他要取行李,但见他走到门口,却停下了脚步,罢了,留了字条也没人在乎。走吧。

&ep;&ep;就是,等你学成了本事,自己找个名山大川开个洞府,不比这里强百倍。施铮说完,痛快的带着袁持誉便向目的地飞去。

&ep;&ep;施铮记得灵台方寸山在西牛贺洲,一险峻的高山中,当年孙悟空跨海到了大陆,几番周折,机缘巧合才到了那里。

&ep;&ep;施铮虽然不知道具体地点,但雁过留痕,菩提祖师这么有名的师父,只要还在,不愁打听不到。

&ep;&ep;从南赡部州的益州到西牛贺洲,无需太多时间。

&ep;&ep;到了西牛贺洲地界,袁持誉便打听这灵台方寸山在何处。

&ep;&ep;但每个被问及的人都摇头,表示没听过,第一天就在毫无进展的询问当中过去了。

&ep;&ep;幸好袁持誉这人不会催促,也不抱怨,任由施铮安排。

&ep;&ep;看得出,只要施铮不放弃,他就跟着他一起打听。

&ep;&ep;终于随着询问的地点越来越偏,在一偏僻的群山中向一个樵夫问到了眉目。

&ep;&ep;樵夫一边磨着柴刀一边回忆着,好像是有这么个人,我听岁数大的樵子提过,说很多人都跟他学过仙法,几百年前,连像我这样砍柴的、都会一两句仙术口诀。不过,现在嘛

&ep;&ep;施铮有不好的预感,现在怎么了?

&ep;&ep;反正我活了五十岁,没在附近见过他或者他的徒弟。

&ep;&ep;言下之意,就算有这么个神仙,至少近五十年不活跃了。

&ep;&ep;不到黄河不死心,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不再教学,得亲眼见证。施铮言辞恳切的问道:那方便告诉我们灵台方寸山具体是哪一座吗?

&ep;&ep;樵夫一指远处最高的一座,就是那个喽,毒虫烟瘴环绕,没人敢过去。打量施铮他们,你们是想求仙问道?何必来这里,外面多得是门派。我外公的舅舅的女婿的儿子都是去了外面开的门派求学的,弟子成千上万,教的都是正路子。

&ep;&ep;施铮心道,这么多门派,广收弟子,早晚搞得成仙飞升也内卷。

&ep;&ep;谢过樵夫,施铮带着袁持誉继续前行,毕竟会飞,不需要像人类一样翻山越岭,直接飞到了灵台方寸山脚下落定。

&ep;&ep;此山壮丽,奇花瑞草,仙雾缭绕,林木幽深,周围没有任何可供人通行的道路。

&ep;&ep;樵夫说得不假,至少几十年没有人活动了,连道路都被藤蔓青苔覆盖了个彻底。

&ep;&ep;施铮不到黄河不死心,硬着头皮带着袁持誉继续寻找,扒开一道竹林屏障,视野开阔起来,就见前方隐约可见一洞门,旁边还有一块硕大的石碑。

&ep;&ep;虽然遍布青苔,但招架不住原本的字体太大,依稀可见方寸与斜月四个字。

&ep;&ep;施铮干笑道:这里就是了。

&ep;&ep;袁持誉道:看起来神仙妖怪都没有的样子。

&ep;&ep;别这么说,没准在家睡觉呢。施铮先小跑了几步,咣咣敲门。

&ep;&ep;这一敲可不得了,稀里哗啦掉下来几块石头外加一堆积尘,幸亏施铮跑得快,否则便是一场灰尘浴。

&ep;&ep;看来神仙老头儿不教学了。施铮叹气,失望的回头看袁持誉。

&ep;&ep;袁持誉不善感情表达的好处,此刻便显现了出来,不喜不悲,自然也不会抱怨,没有加重施铮的负罪感,他只是道:这洞府的门能开吗?

&ep;&ep;施铮试着推了下,落下来重重粉尘,但石门也吱嘎一声打开了。

&ep;&ep;有人吗?有人吗?

&ep;&ep;回音告诉他们没人。

&ep;&ep;走进石洞内,映入眼帘的是个大厅,高处是讲台,想必是菩提祖师讲道处,下面是一个个蒲团,则是弟子们听道处。

&ep;&ep;大厅顶端是个天窗,以便采光。

&ep;&ep;再往里走,则是休憩的寝室、藏书室、跟伙房等处。

&ep;&ep;洞内物件俱全,只是多数已经腐烂蒙尘。

&ep;&ep;施铮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孙悟空拜师学艺到现在不是五百年,五百年是他被镇压的年数,孙悟空最后一次见到菩提到现在,应该快九百年了才对。

&ep;&ep;若拜师时,菩提就是个成熟的老师父,现在应该成熟过头,入土为安了。

&ep;&ep;除了天上有编制的正神,能吃到蟠桃延年益寿外,地上的散仙们,终有寿数限制。

&ep;&ep;看来咱们来晚了。施铮想找个地方坐下,但四处都是灰尘,最后鼓着腮帮吹干净了一个蒲团,坐了下去,杵着腮帮叹道:估计菩提祖师驾鹤西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