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而且三岁看小,五岁看老,铮儿这种脾性与实力,依照他们对燕辞的了解,他非但不会抹杀,反而会重视。

&ep;&ep;嗯,她要做的,就是先暴露儿子的一点点实力。

&ep;&ep;凭什么她儿子这么优秀,谁都不知道。

&ep;&ep;云亭突然有些明白自家娘子想做什么了,他一直以来都以为娘子是想要让铮儿过与世无争的日子,却没想到,娘子根本不是那么想的。

&ep;&ep;眉目低敛:“铮儿,你知道猜对所有的谜题意味着什么吗?”

&ep;&ep;云铮眼神平静淡然:“知道。”

&ep;&ep;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孩子该有的眼神。

&ep;&ep;他虽然日日沉迷学习,无法自拔,可是却也牢记父母之言,要为天下黎明造福。

&ep;&ep;既然他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去造福天下呢。

&ep;&ep;天下盛世,亦是他心之所向。

&ep;&ep;云亭听儿子用及其凉薄的声音说:“儿子明白,父王放心。”

&ep;&ep;五岁的孩子,说起话来,居然跟大人一模一样。

&ep;&ep;云铮从云亭怀中跳下来,然后在一群围观者眼皮子底下,拿起摊位上最小的一支毛笔,然后随手拿了张宣纸。

&ep;&ep;从第一个灯笼的谜题开始往下写。

&ep;&ep;他几乎没怎么思索,瞄一眼便能写下答案。

&ep;&ep;众人越看越心惊。

&ep;&ep;越看越心惊。

&ep;&ep;从一开始的喧闹,到后面的屏住呼吸,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这个精致还是一张孩童脸的男孩一脸镇定的写谜底。

&ep;&ep;他们有些是不知道答案的,但是有些是知道的。

&ep;&ep;他们知道的全都是准确的。

&ep;&ep;但是他们不知道的,看老板的脸色也知道答案。

&ep;&ep;在场的不少来自于文昌书院的,也有外面来京城科考的才子们,他们虽然自己猜不出来,但是看到了云铮写的答案,也都了然,原来谜底是这样的,这么简单,他们怎么一开始都猜不出来呢。

&ep;&ep;偏偏这个被他们都看不起的孩子,游刃有余的写着答案。

&ep;&ep;摊位对面的酒楼二楼。

&ep;&ep;贵人包下了整个二楼,此时正站在窗口,看着对面的情形。

&ep;&ep;燕辞手持茶盏,一身月牙白的锦衣,勾勒优美的线条,宽肩窄腰,风姿玉树,与当年相比,多了上位者独有的锋芒贵气。

&ep;&ep;当初的他宛如一块暖玉,而现在的他,更像是一块上好的冷玉,经过打磨,锋芒绽放。

&ep;&ep;随行的大太监穿了一身便装进门:“陛下,对面果然是靠山王一家。”

&ep;&ep;“据说,云小世子正在挑战猜灯谜。”

&ep;&ep;“之前三十条灯谜,许多文昌书院的学生都猜不出来。”

&ep;&ep;“奴才在下面看了一会儿,发现云小世子真的很厉害。”

&ep;&ep;燕辞五年来,几乎没有见过秦南星一面,也没有见过云铮,这是他跟云亭的约定。

&ep;&ep;他不想成为一个肖想臣妻的昏君,唯独不见面,才能压下他心底的欲望。

&ep;&ep;燕辞骨节修长的手指轻抚在窗框,“五年了,那个孩子也该五岁了吧。”

&ep;&ep;大太监不知自家陛下心中所想,只以为陛下也是好奇,笑着说道:“是呀,云小世子今年刚好五岁,五岁有如此才华,简直就是神童。”

&ep;&ep;大太监倒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毕竟那种孩子,千年难得。

&ep;&ep;“日后小世子长大了,又是您的臂膀呢。”

&ep;&ep;燕辞听后,薄唇微翘:“小家伙倒是跟他父亲完全不同。”

&ep;&ep;云亭以武见长,虽然亦是文韬武略,但幼时也没有这个小家伙这般才华,可见,这孩子不像他父母。

&ep;&ep;“宣他们上来一叙。”

&ep;&ep;燕辞目光从楼下灯火辉煌处移开,重新坐回了桌前,淡淡的开口。

&ep;&ep;他没有带太多亲信过来,只带了一个大太监,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在这种日子,中秋宴席结束后,想要离开那个寂寥空旷的大殿。

&ep;&ep;等大太监离开后,整个包厢,有只剩下燕辞一人。

&ep;&ep;燕辞复又起身,站在窗口看着下面那个披着披风的女子。

&ep;&ep;五年过去了,她没有变,反而更美了。

&ep;&ep;云亭竟舍得带她出门。

&ep;&ep;如果他能拥有她,恨不得将她以金屋藏之。

&ep;&ep;街道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