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所部从大明本土得到的武器补给是有限的,仅能维持固守自己的地盘。

想要对外扩张,尤其是夺取西班牙人的地盘,那就必须依靠不断打胜仗来缴获战利品了。

现在上万人马所装备的火枪,连同一些随身物品,都是从西班牙俘虏和死人身上拔下来的。

北美本地的战马也比大明那边的矮马要好得多,不但承载力高,而且冲刺速度更快,唯一的缺点就是特别能吃

但在眼下,就不能计较那么多了,好不容易盼来了本土过来的舰队,帮助己方涤荡西海岸。

只要带着酋长们干掉新西班牙总督派来的援军,那就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了。

张献忠打算起码要吃掉半个加州,以及内华达和犹他州,余下的可以慢慢蚕食掉。

不得不说,加州真是个好地方,大军沿着萨克拉门托河一路南下,气候是越来越暖和了。

等抵达长滩,将士们甚至看到了棕榈树,这与十月份就寒冷非常的加拿大有天壤之别。

不少人都觉得他们的皇帝陛下定都此地才算是妥贴,起码冬天不会忍受刺骨的寒风了。

此事传到张献忠的耳朵里之后,这位大东帝国的皇帝也觉得有些道理。

明军舰队消灭了大部分西班牙舰船之后,余下的也就构不成多大威胁了。

迁都到加州南部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了以防万一,完可以在内陆二三十里处定都嘛。

距离海边又不算远,接受本土送来的补给也是较为便捷的,有了来自海上的敌袭,还能尽快预警。

当然,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长滩城堡还没打下来

张献忠也舍不得采取强攻的战术,暂时还是以围困为主,争取实现围城打援。

至于除了岸边的一切,张献忠都吩咐手下一定要扫荡干净,这可是大东帝国起家的本钱。

往后能从大明那边换购到甚子玩意,就看这趟能捞到多少好处了。

包裹人和牲畜在内的一切财物,都要进行详实统计,谁敢中饱私囊,就休怪他翻脸无情。

来到北美之后,张献忠在两位军师的建议下,首先做的就是要像大明官军那样强化纪律。

尤其是让众多手下从流寇转为官军,从而实现部曲的正规化。

散兵游勇永远不能成气候,那么是朱元璋的手下,也是军纪严明,不会跟强盗一般荼毒百姓。

在北美这边,百姓都是士卒的家属,荼毒百姓就会引起哗变,这等于就是自寻死路。

故而张献忠严令手下,完禁止抢劫百姓财物,若有违规之人,一旦核实,就地惩处。

再就是以供同抗击西班牙人为理由,用些新奇商品去拉拢当地的土著,并且约法三章。

各部落的地盘,张献忠不会强占,打下来的地盘,只要不用建城或农耕,都可以作为部落的牧场。

活捉了西班牙士兵,可以到他那里领取赏银,一个人五十银币,数量不限,交易时钱货两清,从不拖欠。

对于强大的部落,双方形成联盟,对于弱小的部落,可以归附大东帝国,大家携手对西班牙作战。

凭借这三条,加上张献忠所部的确非常能战,每十战胜率可过半,余下之役也不会输,无非是两败俱伤。

印第安部落看到了来自远方的军团这么能打,对自己部落的根本利益也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无意冒犯之后,便也愿意与其并肩作战了。

最重要的是,张献忠拿出了某新皇为其准备好的资料,上面显示印第安人就是当年商人的后裔。

在商朝灭亡之后,一部分商人北逃,去向不明,但通过仙界研究发现,这些商人最终通过封冻的北极海峡,来到了北美。

千年之后已经遍布北美各地,而且一切可以用文字记录的印第安文明也显示出与商朝的一定关系。

搞明白这点之后,张献忠便在两只军师的指点下,跟诸多酋长歃血为盟了。

大家都是商人的后裔,自然要齐心协力,携手御敌,不能让西班牙蛮夷的阴谋得逞。

尽管张献忠心里只是想要本着利用的原则来达到目的,但往上追溯的话,海内之人的确以商朝为正统。

自己否认是商人的后裔,便等于承认是南蛮、东夷、北狄、西戎之一了。

尽管张献忠出生在陕西北部,可世人都知道该地是秦代才收复的地区。

当地人只能从秦国或者中原迁移过去,这么一来就完说通了。

张献忠是商人的后裔,诸多酋长自然也是。

于是大家便以兄弟相称,无非是酋长们比张献忠的肤色更深一些而已。

大敌当前,这次就不能像在本土一样玩虚的,没事就算计同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